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作者 | 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深圳市明德创新企业成长研究院名誉院长
今年的局势的确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我还接待了三位企业家,交流对局势的看法。我观察现在企业家群体有两种主要情绪:一个是迷茫,一个是焦虑,而且有很明显的价值观与情感上的撕扯感。但这种撕扯感并不是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整个社会现在有被撕裂的趋势,尤其是50后、60后年龄段的人。几十年的同学、朋友,面对俄乌战争,好多人因为价值立场冲突,愤而退出老友微信群,这种价值理念的冲突与矛盾在过去几十年里都没有出现过。面对现在的经济形势、国际形势,大家的价值立场出现了对立,过去几十年较为一致的价值观现在出现了撕裂。
迷茫、焦虑,价值观撕裂,这是现在企业家群体表现出来的主要情绪。
原因是什么?我归结了一下大概是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政治与营商环境的焦虑。共同富裕、统一大市场等新理念频出,让企业家难以深层领会,政策出台的随机性、管控上的层层加码与整顿市场与行业的一刀切方式让民营企业家没有安全感,还有网络舆论无休止的上纲上线,对民营企业家的污名化、妖魔化之风,将民营企业家刮到所谓“原罪”的旋涡之中,而不知所措。
第二,对于经济动荡下行的焦虑。疫情反复使企业经营时断时续,经济下行使企业增长乏力,许多企业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尤其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今年日子最难过,对经济未来的前景信心不足,普遍焦虑万分。但我认为,中国经济已经高速成长了40年,从经济规律上来讲,本来就到了下行调整的周期。你去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保持40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普遍没有经过经济危机的洗礼,企业普通缺乏抗逆周期成长的核心能力,习惯于在顺风顺水中抓机会,所以一遇到经济下行,就焦虑万分、不知所措,我认为企业家对经济下行不必太悲观。
最近一个月,我把90岁以上的全球世界级企业家的发展史差不多梳理了一遍。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把企业做成世界级企业,自己也活到90岁以上的企业家,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经历了无数次的经济危机,经历了无数次的濒临破产,被各种挫折与磨难折腾过无数次,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甚至想,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过磨难,没有经历过各种低谷与危机,没有在危机中去捕捉新的机会,可能不一定能活得这么长,事业成就这么巨大吧!这些超过90岁以上的企业家,不管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都能在危机中看到希望和机会,在困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独特道路,都能让企业活下来。
从这些长寿的企业家的经历再来看中国企业家,我就比较能理解他们的焦虑和迷茫了,因为中国的企业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危机,所以现在面对经济下行,面对营商秩序日益规范,市场对产品与服务的要求日益苛刻,很多企业家感到措手不及,没有心理准备。
或者这么说,过去大家习惯于挣快钱、挣容易的钱,现在赚钱模式变了,要从挣快钱转向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钱,从挣容易的钱转向挣难的、需要长期投入的钱,企业家己意识到要转型,但真转起来,难度很大,很痛苦。同时,过于随大流,顺水顺风惯了,现在要逆水行舟,没点真功夫难以生存。所以,学会如何在经济危机、灾荒之年绝处逢生,低谷重生,是中国企业及企业家面临的新挑战,唯有历经危机和困境,具有抗逆周期成长能力的企业与企业家才能蜕变成伟大的企业与企业家。
第三,来自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焦虑。中国企业要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首先必须要登科技高山,真正加大硬科技与技术创新的投入,才能打造伟大的产品与品牌。但科技创新投入是需要砸钱和长期投入的,企业家焦虑的是钱从哪儿来,挤出钱来了,也投入了,但短期难以见效;其次,要下数字蓝海, 数字化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众多企业的核心战略,但如何加速企业的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推进企业的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产业数字化共性支撑平台,形成数字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经济形态,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又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大事,由于许多企业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没有想透、想明白,高层没有共识,战略准备度不足,使得数字化投入很大,但效果不佳,所以中国企业普遍陷入数字化转型升级焦虑。
第四,国际市场环境动荡重构的焦虑。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市场动荡不确定,国际秩序与规则正加速重构,某种意义上,中国是依靠旧的WTO体系获得了红利,面对以美国主导的新的全球化结构体系重构局面,中国整个产业结构还没有适应,各种适应不良、适应不了,带来很多焦虑感。
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压力和转型升级难突破的压力,加上互联网又在制造焦虑,互联网上大量的真真假假的信息,使得全民焦虑、全民撕裂。正如中央的判断,这是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局,错综复杂的时代,从企业现实的经营角度来讲,肯定是焦虑的,因为现在日子艰难,所有来喝茶的企业家都说,今年日子太难过,真的活不下去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但我这个人可能性格使然,我觉得能不能过好,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外部环境我们决定不了,能决定的只是我们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另外,困难的时候,要相信你不好过的时候,别人也不好过,竞争对手可能比你更难过,你只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更能坚持,最后赢的就是你。
刚才也说过,那些世界级的伟大的企业,那些活到90岁以上的企业家,没有哪一位从来没经历过人生挫折和事业危机的,回过头去看,对他们个人来说,困难挫折无不都是财富。某种程度上讲,做成功的企业,做卓越的个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在困难面前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总的来讲,对于局势,短期焦虑,长期来看我还是属于乐观主义者。百年大变局,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的关键点,即使未来两到三年是严冬,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还是看好的。
第一,从政治与营商环境上看,我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有自我批判精神的,是勇于纠错,有自我调节机制的,即便是一些政策适应不良或效果不好,最终还会扭转过来的。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第二,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未来只要坚持四大要素就没有问题。一是更加开放,不主动与世界为敌,不自我弧立,就会争取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二是真正在高科技上持续投入创新,这几年从国企到民企,高科技投入强度确确实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三是坚持市场经济主导,不开历史倒车。四是抓住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数字化时代,只有中美两个国家才真正具有大数据与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优势。
中国只要能坚持四个方面,一定能走出低谷,未来可期!
我们做企业咨询的人,与企业在一条价值链上,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给中国企业家以信心,要坚持为优秀的头部企业、成长型企业提供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的支撑,破除他们的焦虑,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从具体的建议来讲,我想给中国企业家提三条建议。
第一,时代巨变之下,中国企业家一定要改变赚钱的思维模式。过去赚快钱,赚投机的钱,赚容易的钱,这是一代中国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很难摒弃,所以没有敬畏变化,仍然在这个模式下去做判断和决策。比如最近我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呢?有家企业,三年以前准备投上百亿元做产业园,老板问我要不要做?那时候我就说,过去那种靠地产补贴产业园的模式早就过去了,老板说现在要卖掉的话,能卖46亿元,如果要继续投资建设,需要再投几十亿,现在是卖还是投?我建议他:现在尽块卖,还能卖个好价钱,再拖,贱卖也会没人要,况且企业自身现金流紧张,全靠短货长投,出问题是迟早的事!前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彭老师,就是因为三年以前听了你的话,卖掉了尚末建完的产业园土地及物业,获得了46亿现金,这46亿元支撑了我们渡过了这三年疫情期,我们现在还能活着,如果没有这46亿现金,甚至还要往产业园砸几十亿,那现在我这个企业就死了!
还有另一个案例,就是前两年我力劝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放弃用近百亿收购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我一直认为,在中国的营商环境下,民营企业还是少碰金融,民营企业不要与国企抢饭吃,还是要干国企不愿干、干不了、干不好的行业,民营银行再干也干不过四大国有银行,且这家小地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混乱,雷很多,所以这位老板现在也是很感激我当年的劝阻,否则这钱砸进去,不光救不了哪家小银行,也会将自己一块给砸死。为什么举这些案例呢?因为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家还是过去那种“拍脑袋”式的决策模式,还是想着怎么去赚容易的钱,赚快钱的思维,往往钱没挣着,自己把自己弄死了。
我们还是要帮助中国企业家回归到价值本位,回归到经营的底层逻辑。时代变了,赚钱的模式变了,赚钱的理念变了,企业家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必须要改变,整个高管团队的价值观与领导力必须要重塑。
第二,我认为,经济下行期恰恰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时候。我研究了30家世界级企业的90岁以上的企业家后,发现一个真理,就是越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越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别人贪婪的时候你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贪婪。越是处于危机时刻,企业家恰恰要看到机遇。那些长寿的世界级企业家都是因为在经济危机中发掘了机遇,才获得了巨大的成长。所以该收缩时就收缩,但该挺进的时候还得挺进,还是要发挥企业家精神,不是简单地说“躺平”,这个不干,那个不干,我觉得不是这样,目前这个艰难时刻,恰恰要挖掘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越需要企业家的洞见力和胆识。
第三,人心不能散,信心不能丢。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凝聚人心,慎重对待人才,善待人才,越是对未来要充满信心。组织压缩也好,减员增效也好,该优化的要优化,但该留住的人才要留住,该引进的人才还得要引进。一定程度上来讲,现在是进人最好的时候,该引进的人才还是要大胆引进。
另外,越是大家都焦虑、六神无主的时候,企业要有员工关怀,这个时候恰恰人心不能散,恰恰要凝聚人心。这个时候就是要把握哪些该进,哪些该退,还是要把握住一个度,不是简单地用裁员、压缩组织来应对,也不能“躺平”,不做任何投入了,这都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真正的发展之道。企业家还是要主动作为,还是要发挥企业家精神。
那作为咨询公司,在这个时候华夏基石要在企业战略思维上,在企业的组织能力建设上,在企业业务升级上,要能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体现我们的价值。最近我们在一家千亿级头部企业里与跨国咨询公司同台PK,我们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跨国咨询公司虽有成熟的标准化工具与方法,但基本上是一帮名牌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他们能做漂亮的方案、完美的PPT,也有时尚的理念,但说实在的,毕竟没在经营一线真刀实枪模爬滚打过,真正对产业的理解,对整个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解,对中国文化与企业的理解,我们华夏基石是有竞争力的,我们是很有自信的。
所以恰恰在这个时候,华夏基石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发挥我们的才华,真正为中国企业渡过经济危机,帮助企业家在危机之中洞察机遇,看到希望,在危机中造就一批头部企业,为中国企业创造价值,也会体现我们的价值。
所以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我总结为一句话:只要你比别人做得更好,咬紧牙关坚持活下去,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洞察机遇,捕捉新机会,你就能够胜出,你就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
卓越汇(明德研究院)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企业家服务”的宗旨,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提供专家顾问、决策咨询、人才引进及培养等服务,致力于解决企业的战略焦虑、管理瓶颈及产业资源痛点和难点。
聚焦“企业家学习”和“企业人才培养”,卓越汇精心打造了“管理线课程”和“职能线课程”,提供针对性产品服务,并引入了14家创新企业学习基地,打造“共闯共创共生长”的企业创新生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到2022年,卓越汇 已经聚集了2300+创新成长型企业家,其中包括70多家上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