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第138期创新讲堂
10月16日下午,卓越汇学习社区特邀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970)创始人/董事长赵志坚作第138期创新讲堂《聚焦战略 赢得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时代的企业创新发展》主题讲座。并邀请知名中小企业问题管理专家、著名创新管理专家李序蒙教授主持、交流对话,现场到场百余名企业家,研讨交流,共享思想盛宴。
李序蒙教授 著名企业成长创新顾问
锐明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锐明就是中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在行业发生重大技术创新和市场变迁的时候,锐明总是第一个做出有效商业化,走在最前列,无论是磁带到硬盘,单品到行业解决方案,高清到人工智能等等,很好的展现了一个科技性企业发展的过程。
——李序蒙教授开讲发言
赵志坚 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002970)创始人/董事长
2002年成立的,现在为止18年,2300名员工,一半多一点是工厂员工,研发人员600~650人左右,分布在深圳、重庆、成都三个城市,2017年的行业报告显示锐明的车载DVR在全球市场占有10%。去年年底登陆资本市场,深圳中小板上市。
锐明定位商用车的监控和信息化解决方案,做以视频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车联网业务,产品主要聚焦在商用车领域。拥有适应环境技术、视频技术、平台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将人工智能运用在产品解决方案中,开发出ADAS(驾驶员辅助设备)、DSM(驾驶员状态模拟器)、BSD(盲区识别设备)等产品。
锐明是制造研发型企业,技术先导型企业,为商用车提供安防监控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核心技术,除传统环境适应技术外,专注视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怎么进入车载领域?
刚开始锐明做的是消费电子行业,主要是做多媒体播放器,为别人提供解决方案,卖设计,后来感觉做不下,所以考虑进入安防领域,当时安防主要运用在银行监控,由于进入企业少,市场份额较大。但锐明囿于“自己会什么就做什么”的战略思考,没有像海康、大华做PC架构的DVR,错失了大安防的方向。
后来偶然接触到一个美国校车的项目,因为之前做过军品和通用DVR,有了一定积累,再加上锐明死磕技术难关,全力攻克技术难题,就这样,锐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车载安防领域。
可以说,锐明技术路线的选择不是按照技术发展的规律和客户需求制定,技术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导致初期错失发展机遇;没有战略导向,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细分领域,但是死磕技术,慢慢活了下来。
怎么在这个领域再次聚焦?
锐明在发展一段时间后,有了2个相对完整的产品线:商用车DVR(MDVR)和家用消费类DVR。但2个产品线把锐明的研发资源严重分开,导致主营业务MDVR的发展严重被影响,锐明壮士断腕,决定停止家用消费类DVR,把全部研发资源投入MDVR。结果证明,锐明MDVR业务在后面呈现翻倍的上涨,也稳固了行业龙头的地位。
怎么实现行业化解决方案、智能化转型?
最早观察到出租行业,司机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如,计价作弊、出租车代班、司机绕路等等。锐明针对政府对出租行业监管的需求,决定不再是纯粹的硬件设备,把计价、视频监控等功能融合到MDVR。随后,应用场景不断增多,锐明逐渐从路径依赖,到战略导向,构建解决方案支持体系。
人工智能方向,校企研发合作失败后,转向内部团队自主研发,14年开始让公司内部的员工从读文献开始研究和组建团队,每周开学术分享会,慢慢地16年开始把产品研究出来,17年深度研发,18年开始见效并且赋能在产品和实际运用中,完成从0到1的转变。
AI场景运用方法论,精确把握客户场景,找到客户痛点,算法非最优,解决方案最优,以解决客户问题能力为标准。
长期主义的企业文化:
以责任担当成就客户,成就锐明的未来
06年巴士在线项目,客户只给了一页纸的产品要求,锐明做了一个产品G6给客户,但是后续客户反馈出现很多问题,要投诉锐明,其实客户的责任也有,产品要求不具体、操作不当等,但是锐明选择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企业,最后赢了客户的深度信任和企业口碑,因此后续也得到了巴士在线和锐明之后的更大项目。
坚持长期主义,成为时代的企业
“把长远利益看的比短期利益重要、把活得久看的比今天活得好重要”是赵总的战略坚持,为此,锐明每年的持续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3%左右,年投入员工培养20%左右,建立CNAS检测中心、供应链等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六家顾问团队,每年过千万的培训费用投入支撑企业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管理变革。
李老师:李序蒙教授,著名企业成长创新顾问;赵志坚,锐明技术创始人/董事长;孙继业:锐明技术高级副总裁;周玉玲:锐明技术人力资源总经理。
李序蒙教授(正面左一)、赵志坚(正面左二)、孙继业(正面右二)、周玉玲(正面右一)
企业的成长是一根根增长曲线的集合;每一根成长曲线都是一次重大创新的结果;重大的创新像一个孩子,母亲是“时代的需求”,父亲是“创新的体系”;基于这三个假设,有一个分析框架分析企业的成长,在它的历史发展中,每一个波次,每一个大的增长曲线,是抓住怎样的时代机会,企业做了哪些事情构建了抓住这个机会的竞争优势,把握住了抓住这个机会的赢的关键,即企业做了什么与众不同的事情,因此构建了怎样的竞争优势,所以捕捉了时代的机会。
——李序蒙教授谈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把产品部面对的社会性问题转化为研发部的技术性问题,完成用户声音到技术语言的翻译,化解产品复杂性。
聚焦最深矛盾点,做一些调整,往前突破一点,一步一步走。
李序蒙教授(正面左一)、赵志坚(正面左二)、孙继业(正面左三)、周玉玲(正面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