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 你需要经常重新定义你的工作。为什么?※
你要知道任何一个工作都是要为他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价值的创造有客户视角、战略视角、优化视角。
客户视角:
你的客户是谁(你是为谁创造价值的)?
你为他们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这个价值最终会如何呈现?
他们的需求有没有发生变化?
公司战略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我的岗位如何才能支撑公司战略的落地?
对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我的工作完成的怎么样?
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固化和推广?
还有哪些可以优化的空间?
举例(模拟)
如果是HRD,可以这样重新定义工作。
客户视角:
问:你的客户是谁(你是为谁创造价值的)?
-我的客户主要是业务部门。
问:你为他们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要为他们输送最合适的人才,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
问:这个价值最终会如何呈现?
-这个价值最终会体现为人均劳效的提升。
问:他们的需求有没有发生变化?
-在疫情期间,他们更希望能够通过在线协同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战略视角:
问:公司战略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疫情给线下业务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公司也发现了很多新的需求,对线上运营人才需求量剧增-公司推行数字化转型,这将成为今年人力资源部支撑公司战略的重点。
问:我的岗位如何才能支撑公司战略的落地?
-及时紧跟战略需求,调整人才招聘的重点方向,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提升员工这方面的能力
问:对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人力资源部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紧跟公司战略要求,支撑战略落地
优化视角(略)
经过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确定工作重点,也能发现自己的工作短板和优化空间。
基于以上3个维度,你可能需要定期(比如1个月)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也许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这样可以更加笃定明确方向和目标,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纠偏,也可以衡量自己在某些领域是否有提升。
除了以上方法,再给你推荐一个可以帮助自己不断升维思考的工具,NLP逻辑层次。
解释:
愿景:Who else? (还有谁?)
身份:Who am I? (我是谁?)
信念、价值:Why? (为什么?)
能力:How? (怎样做?)
行为:What? (做什么)
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
你可以问的是:
愿景:Who else? (还有谁?)
身份:Who am I? (我是谁?)
信念、价值:Why? (为什么?)
能力:How? (怎样做?)
行为:What? (做什么)
环境:Where and When?(何时、何地?)
你可以问的是:
在这个组织中我是什么角色(身份)?
我在为谁服务?我希望我的工作能给带来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愿景)
衡量我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我这个岗位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
那么,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能力)?
我在工作中要表现出哪些行为?衡量这些行为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行为)?
具体来说,我要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环境)?
比如,你是一个销售总监。
问:在这个组织中我是什么角色?
—我是公司业务策略的落地者,是销售团队的带头人,是团队的赋能者。
问:我在为谁服务?我希望我的工作能给带来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我为我们的最终客户服务,我们希望更多人能用上我们的产品,帮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也在为我们的员工服务,期待着有一天他们都能成为销售高手。
问:衡量我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我这个岗位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价值)
—衡量我工作的标准除了销售业绩外。更重要的是我为产品优化贡献意见,为员工成长赋能我秉持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快乐工作、赋能团队、不断进化。
问: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领导力、敏锐的洞察力、培养人才能力……
问:我在工作中要表现出哪些行为?衡量这些行为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行为)?
—业绩指标分解,并达成共识—定期复盘团队业绩,改进销售策略—及时激励团队—给予员工辅导—洞察客户需求变化,并提出优化建议
……
以上两种方法你可以结合使用,如果你是团队领导者,可以定期召集全体员工回答以上问题,相信通过这样的重新定义过程,可以促进团队达成共识,提升凝聚力,共同进化。
在黑天鹅时代,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企业,还有我们每一个身处这场旋涡中的个体。你要进化,就是从自己的岗位价值开始,你岗位的名称没变,但是对它的要求可能每天在发生变化,你要不断重新定义自己,持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