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精彩观点 > 正文

人才发展的本质,是事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3-06-25 11:46:42 点击次数:4795次 字号:T|T
  • 本文摘自管理丛书《华为增长法》,作者:胡赛雄,华为原后备干部系主任,华为“蓝血十杰”







01



人才发展的最高标准是实践


2010年,任正非在华为新年晚会上的致辞中提道,“宰相必取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华为的人才发展机制,本质上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选拔和淘汰机制。


选拔干部不能像诸葛亮选马谡那样,选出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人。一个人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企业的通用能力、所在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角色的作业能力,这几个能力叠加起来才能有效开展工作。而没有实践,是不可能获得这些能力的。


干部“取于州郡”


在华为有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机关干部的系统思维能力要比一线干部强,原因是机关干部天天看到的信息不一样,他们既能看到不同区域,又能看到高层运作。但由于不了解前线,机关干部对前线提出的一些诉求很难感同身受,容易导致管理过度和瞎指挥现象,结果就是管控有余而服务不足。


华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机关干部必须“取于州郡”。“取于州郡”的干部未必都能够适应机关的工作,毕竟“诸侯好当,京官难做”,但没关系,实在当不了“京官”的,再去当“诸侯”也无妨,总有能当好“京官”的。坚持这样的导向,一些聪明的京官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开始自觉到州郡去接受历练,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人才流动的正循环。


长此以往,企业就用不着“取于州郡”了,有实战经验的干部也不再是组织中的稀缺人才。他们不断从前线涌现出来,使人才队伍从“取于州郡”的困局转变成为“起于州郡”的良好局面。所以人才要发展,通过实践不断循环很关键,不要一想到人才发展就是纵向发展,横向流动同样是一种满足员工发展诉求的重要方式。





02



要滴灌,不要漫灌


人才发展靠实践,但并不是完全不需要集训。训战结合,以战为主,以训为辅,关键是对谁集训、集训什么,以及如何集训。


人为什么需要知识?因为未来不同于过去,所以集训要对准那些拟安排到未来岗位的人,以及要承担未来工作压力的那些人,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启发,但要滴灌,不要漫灌。滴灌就是讲求实效,漫灌就是无的放矢。对于那些在当前岗位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人,集训纯粹就是浪费钱。


华为“选、用、留、育”的人才发展逻辑


华为人才发展的逻辑几乎和所有的企业都不一样。很多企业是选、育、用、留,华为的逻辑则是选、用、留、育,把“育”放在了最后(如下图)。




第一,选人。华为选人时,通常使用的是STAR2行为面试法。其中,“S”表示situation(景象),指参加的面试的人以前的工作情景等;“T”表示task(使命),指面试的人曾经承担的工作使命或职责;“A”表示action(办法),指面试的人在以前的工作中采用的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第一个“R”表示result(结果),指面试的人曾经做出过怎样的成果;第二个“R”表示reflect(反思),指面试的人从中有什么总结思考。


通过这样的面试,华为就能了解到参加面试的人曾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过哪些责任,采用过哪些措施,解决了哪些问题,其核心就是弄清面试者在一些关键场景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用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绩效,没有绩效,企业就无法生存。所以,华为在用人方面强调的是绩效产出,也就是看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绩效。任正非曾强调,华为的人才必须“根据当期产量多少来确定基本评价,根据对土壤未来肥沃的改造来确定战略贡献,两者要兼顾。没有当期贡献就没有薪酬包,没有战略贡献就不能提拔”。



第三,留人。企业要靠什么留住人才?一般有三种方法:感情留人、薪资留人和事业留人。


在华为,一切报酬都要基于员工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来决定。过去华为采取的是评价分配制,也就是先对员工进行考核,再“切蛋糕”;现在华为提出了获取分享制,将从前的“给人发工资”改为“给事发工资”,也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结果给出薪资。干得多、干得好,提升就快,拿的薪水就多,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第四,育人。华为采取的措施是训战结合。为了培养出未来能打胜仗的战士,华为将“战场”搬到了华为大学的讲堂里,让学员们从实战出发,用自身的战斗案例来检验自己的能力。所以华为大学在培训员工时,要围绕着实际的工作场景进行,使学员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实际战场中会遇到的问题。之后,再将这些训练过的人投放到真正的战场上,让他们去经受历练和考验,训练他们的实战能力。


与此同时,当一批能力较强、表现优异的员工“出师”后,企业还要求他们负责带新人,并且规定,只有教会了徒弟,自己才有资格晋升,以避免一些老员工担心日后徒弟抢自己的饭碗,不好好带人的现象。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在华为,只有经过了“选”和“用”两关考验的人才值得留,把他们留任到更有挑战性的新岗位。同样,那些留任新岗位的人理应得到“育”。由此可知,华为的这套人才发展逻辑是完全自洽的。


那么为什么其他企业的人才发展逻辑有问题呢?原因就在于企业把人选出来以后,也不知选对了没有,马上就浇水,大水漫灌,结果浇错了浪费钱不说,关键是没有效果。有的人天生就是一株小草,你拼命浇水,最后只能长成大草,成不了参天大树。


华为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华为的人才布局当中,“筑巢引凤”的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则是“为凤筑巢”





03



人才发展不是培植英雄


任正非曾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历史赋予的巨大的使命,但我们缺乏大量经过正规训练、经过考验的干部。华为现在的塔山,就是后备干部的培养。”


所以,华为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从不会搞成少数英雄人物的狂欢。就像华为的赛马机制,就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是上一级的后备军。想做将军,就必须实打实地干出来才行。谁有机会进入某个赛道,也要凭自己的本事。


对每个人开放的人才系统


华为一直都倡导开放的用人态度,所建立的人才系统也是对每个人开放的,大浪淘沙,能上能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华为明白,如果企业直接圈定一部分人,说他们就是后备人才,其他人不是,这就是唯心主义,是自我封闭的系统。因为一旦有了圈子,人就往往只想着两件事:圈子里的事情和圈子外的事情。圈子里面的人感觉受宠若惊,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觉已经做得很好了;圈子外面的人却感觉受了冷遇,心想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不如放弃努力。一个不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这样的人才发展系统就是在给企业开倒车。企业需要的是群体奋斗,因此人才发展不是培植英雄,而是要创造一种前赴后继的动能。


为此,华为在对接班人问题上是这样定义的:“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就产生个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过程。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有这种交替行为,是不断改进、改良、优化的行为。我们要使各个岗位都有接班人,接班人都要承认这个核心价值观。”这段理性与平实的定义,非常精确地阐述了华为的接班人理念,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维、管理思想和远见卓识,但真正读懂了这段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表面上看,华为要表达的是想找什么样的人做接班人的问题,实际上华为时刻都在培养接班人。每一个进入华为的员工,学历、资历都会自动消失,一切都依据员工的实际能力、承担的责任和创造的价值来进行考核、识别,继而将他们分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磨炼。而华为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思想导师的培养制度,从新员工开始,就为他们渗透这种接班人的理念和思想,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上一个组织的接班人,最终将这一制度从思想上固化下来。


所以,每一个进入华为的人,都会成为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不同人的接班人。只有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信念,华为才会稳健地前行、发展。


华为人才的双金字塔模型


任正非曾强调,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就必须在数据制高点上抢到一定的市场份额。而赢得胜利的基础就在于改良人才金字塔的结构,使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支撑起企业的崛起。


为此,任正非表示,在具体做法上,应该拉伸人才金字塔的顶端,让外面的优秀人才有进入的空间和机会。最终,华为沉淀出了一个分层分类的人才序列——双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这个双金字塔的上面是平的,因为华为认为,如果人才金字塔是尖的,说明公司是个体领导,不是群体领导,而个别人犯了错误,往往会导致一个公司的灾难。华为的轮值CEO(首席执行官)制度,就是一种自我批判的制度,是一种防止人为错误的自我纠错机制。


双金字塔最上面的人叫思想领袖,他们要不断思考公司未来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他们要创造思想,并对思想进行自省;他们要与宇宙对话、与哲学家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因此,一个企业的成功,本质上是企业家自己的心灵觉醒。


在双金字塔顶层思想领袖下面的是战略领袖。战略领袖的作用是把思想领袖创造的思想翻译成业务语言,再通过战略规划与执行,变成战略落地。


位于思想领袖和战略领袖下面的是商业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业务专家,这些人构成了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如果说思想领袖和战略领袖是天上的两朵云,云要下雨的话,就必须依靠他们下面的商业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业务专家,以及再下面的业务骨干、基层员工来承接并反馈。


然而纵观中国的很多企业,大多数缺了上面的两朵云,自己不造云,只能靠天吃饭了。


从人才到“人财”的驱动机制


人才双金字塔模型是一本活的资本总账。既然是活的资本,就不能让人静态而舒适地停在原地,企业要不断创造员工晋升的机会,让员工前赴后继、浪涌式地前进,让这些活的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


其实,真正的人才是“人财”,是那些不断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加的人。“人财”是怎么产生的?就是把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材”或处在某个岗位的“人才”想办法提拔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当他的能力和岗位要求产生差距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内驱力,人才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就会转化为“人财”。这个过程也是员工给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每个人都处在欠胜任的亚稳态且被内驱力驱动时,组织价值反而能够实现最大化。



那么企业如何为员工创造大量的晋升机会呢?“跟不上就淘汰”的理论可以创造一部分,但这显然杯水车薪。为此,华为推出了到一定年龄和工龄人员的退休制度,这个制度也可以创造一部分晋升机会,但这仍然远远不够。


创造大量晋升机会真正有效的办法是把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发展的本质是事业发展。没有事业的发展,人才只能在原地打转儿,活的资本终将变成死的资本。


如果从下往上看,双金字塔模型就是一级一级的天梯,即职业发展通道,每跨一级,都是“辛力”与心力的结合;而从上往下看,看到的是一张资本损益表,看到的是每个人的贡献是否大于成本。可见,市场机制下的企业必须遵从自然选择的丛林法则。


卓越汇企业家创新学院明德研究院)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企业家服务”的宗旨,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提供专家顾问、决策咨询、人才引进及培养等服务,致力于解决企业的战略焦虑、管理瓶颈及产业资源痛点和难点。


聚焦“企业家学习”和“企业人才培养”,卓越汇企业家创新学院精心打造了“管理线课程”和“职能线课程”,提供针对性产品服务,并引入了14家创新企业学习基地,打造“共闯共创共生长”的企业创新生态,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截至到2023年,卓越汇企业家创新学院已经聚集了2600+创新成长型企业家,其中包括70多家上市企业。

来源:卓越汇学习社区 (编辑:张老师)
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提供专家顾问、决策咨询、人才引进及培养等服务
解决企业的战略焦虑、管理瓶颈及产业资源痛点及难点。
新闻视野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湾科技生态园9栋B1座2205室

电话:0755-26970947 & 86140803
Copyright © 2011 - 2020 深圳市明德创新企业成长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