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9月4日,卓越汇·第145期公益讲堂在深圳湾科技园隆重召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先生作为主讲嘉宾莅临卓越汇,与大家分享“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把握企业经营之道”,现场100多位优质企业家热情参与。
宋会长携新书《新机与新局》来跟大家分享疫情以来他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思考和想法。这本书的创作也是为了纪念疫情期间中国所经历的一切苦难与辉煌。
当前,疫情已经成为常态,我们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在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困难、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变局中开创新局?
宋会长谈到了他的企业观:世上没有强者恒强的道理,也不存在常胜将军,企业经营过程中处处有坎坷,处处是困难,而做企业就是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去做企业讲得比较多的是智商和情商,而在经历了疫情后,我们更应该讲逆商。”
智商是思考问题的能力,情商是理解他人的能力,而逆商是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成功的因素中,智商、情商只占30%,而逆商可能占到70%。所以做企业要有长期打算,要准备应对各种困难。
面临危机,把握正确困难观
宋志平会长是个身经百战的健将,他常年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国企改革创新,在40年传奇历程中,先后推动8家央企重组,整合上千家民营企业,成功带出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两家世界500强,其间的艰难曲折可想而知。
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那套困难观勉励自己、勉励大家,带领企业渡过难关。主要有三条:
一、困难是客观的,不要怨天尤人
困难往往不受个人意志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像疫情一样,大家都会受影响,所以放平心态,不要抱怨。
二、最困难的时候,困难应该快过去了
我们要辩证看待困难,不要怕它,天塌不下来,中国人讲“否极泰来”,当你感觉最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困难就快要过去了。
三、要积极解决困难
困难是客观的,灾难是共同的,但努力是自己的,不要坐等困难过去,成功不是等来的,积极应对才能赢得先机。
企业家能不能应对困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你的态度,你对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态度。
应对困难,构筑四大特殊能力
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迅速壮大有的却裹足不前?有的遇到风雨后可以再现彩虹,有的却折戟沉沙?一个关键因素:你的企业是否具备几个特殊能力。
一、应变能力
外界大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你如何应对?疫情来临时有的企业迅速改造生产线,制造口罩、防护服,成了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有的却被动等待疫情过去,结果损失重大。
二、抗压力
做企业要耐受得住各种困难,很多时候只有拼到最后才会出现转机,而没有一定的抗压力你很难脱颖而出。
三、复原力
复原力是指企业受到打击后的恢复、再生能力。有的人遇上大病很快就复原,而有的人却一病不起。复原力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
四、免疫力
免疫力是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企业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国际局势政策变化、疫情等各类危机事件后,要学会总结经验与教训,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遇到下一次危机时,才不会倒下。
防范风险,抓住四个紧盯
疫情常态化后,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和矛盾,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防范风险?宋会长提出,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做好“四个紧盯”。
一、紧盯疫情
紧盯疫情防控新形势,在抗疫大考中强化风险防范能力,精准推进复工复产,夯实相关产业基础。
二、紧盯市场
企业在特殊大环境下,一定要紧盯市场变化,市场决定了你能赚到多少钱。
三、紧盯产业链
产业链上下游往往决定企业的发展命脉,紧盯产业链的供应能力、供需变化、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快速反应才能赢得先机。
四、紧盯资金链
企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倒下的最后表现都是资金链断裂。资金链是企业的血液,要增强你的供血能力。
企业家一定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找到阻碍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来制定对策,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危机中育新机
去年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如今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局势下,企业若能沉稳应对危机,识别危机中蕴藏的种种机会,抓住机遇开创出一番新天地非常重要,宋会长的新书《新机与新局》正提到了如何“危中育机”。
一、在政策中育新机
疫情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保产业,降税费、降息、降准等,企业要时刻关注。
二、在市场中育新机
市场瞬息万变,一些机会消失了,同时新的机会也在诞生,要时刻关注变化、拥抱变化,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寻求发展机遇。比如碳达峰、碳中和成为2021年热议话题,“双碳”目标下蕴含重大机遇,很多新能源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碳市场。
三、在经营中育新机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下进行正确的选择,眼睛向外看,在变化中适应时代、适应市场、寻找机遇。经营选择有3件事:战略选择、业务选择和人的选择。
四、在管理中育新机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管理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时更要强化我们的管理。宋会长认为日式管理有着明显的优势,核心三点:全员参与、不断改进、方法管理。他在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中也曾经推行过这些管理方法,还总结了适应中国企业的“三精管理”: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细化。
于变局中开新局
企业要在这危与机共存并不断变化的局势中,做好长期准备,越是变化,越要主动改革创新,在变局中开新局。
一、创新中开新局
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没有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是技术组合,也可以是商业模式的组合。企业是创新的载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在创新中开新局,找到自己的机会。
二、在改革开放中开新局
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规范化治理,越是改革,机会越多。最近北交所刚刚成立,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科技发展、技术创新和投融资带来很多机会。
开放也可以开新局,当下我们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在一些国家搞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中国加大开放,用我们的开放,用中国博大的市场来平抑逆全球化,这个过程中也有非常好的机遇。
三、在经济转型中开新局
宋会长用沃尔沃的发展教训提醒大家,转型不是转行,并介绍了企业的“四化转型”: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低碳化转型、服务化转型。
四、在双循环下开新局
我们当前处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里。
国内大循环: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要扩大消费,重塑我们的经济分配规则,创造橄榄型社会,让大部分人都能提高生活水平,敢于消费,才能启动国内的市场主体。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国内的品牌建设,打造中国品牌,比如近几年很火的电动车,就是中国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国际大循环上,不要放弃我们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格局,我们不光要供应中国,更要供应全球市场,尤其是中高端市场不能放弃。现在制造业要做的是智能化转型,智能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五、在双碳战略中开新局
双碳是解决能耗和污染的问题,中国未来会有136万亿的双碳市场,一方面对高碳企业会有压力,另一方面同时对新能源、低碳化的技术产品来说是个广阔的机会。
那么,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学习、创新和责任。这是演讲最后宋会长分享给大家的新书后记,也是企业的成长逻辑。
学习:企业家需要一定的特质,比如敢闯敢拼,开拓进取,但是光有特质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别人的实践经验,并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转化成长。
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要不断创新,勇于变革。
在这场演讲中,宋会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三盘牛肉”的经典案例,生动形象地来给在座的企业家们诠释了什么叫:创新和责任。
“2002年我刚到中国建材的时候,这家企业只有很少一点水泥业务,经营困难。当时国内水泥行业很分散,市场集中度只有6%,还在打价格战。2006年中国建材发起了重组,用了混合的方法,央企的实力加上民营的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方法是什么?”
端出三盘牛肉:第一,公平定价,不欺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第二,为民营企业保留一定股权。第三,把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留下,一起做管理层。
就这样逐步把中国的水泥行业进行整合,我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从6%提升到70%。中国建材的营收从20亿收入做到了4000亿元,水泥产能有5.3亿吨,是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
这就是创新与整合的力量,也是宋会长对企业、对中国产业发展的责任心的体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过剩,尤其是制造业,要在竞争中提升产品的品质,避免低质低价竞争,过度的竞争就会面临破产,企业要多重组,少破产,通过重组,让产业结构得到整合。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有责任心,要敢于承担时代赋予你的责任,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最后,宋志平老师为现场的企业家朋友们送上了自己的亲笔签名书——珍藏版的《新机与新局》,也祝中国的企业能够发展越来越好,开创新的局面!